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新闻 > 融媒财经
投稿

合肥力扶中小企业“上马”新三板

2015-03-15 19:59:11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在资本市场里,呈现上扬态势,成为投资“蓝海”,这让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奔赴新三板,掘金新三板。截至目前,全市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20家,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其中,麦稻之星、东芯通信、华恒生物3家挂牌公司通过在新三板定向增发实现融资2220万元。

  企业赴新三板“内外兼修”

  2014年年初,新三板启动全国试点。合肥抢抓机遇,因势利导推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经过培育扶持,截至目前,合肥已有20家企业在新三板成长板挂牌,占全省超三成,挂牌企业涵盖了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文化传媒、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其中,云智科技是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转板至“新三板”,成功迈出合肥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的第一步。

  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合肥登陆“新三板”的企业业绩表现抢眼,盈利能力较强。麦稻之星是我市登陆新三板企业之一。2014年,该公司产值已达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三成。该公司董事长董邦超告诉记者:“登陆新三板,让麦稻之星成为了公众公司。”目前,登陆新三板的影响已经开始在麦稻之星发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升了该企业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董邦超说:“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已经成为在营销过程中的广告效应,让我们的竞争优势凸显。公司融资渠道也更宽了。”谈到在新三板融资,华恒生物董事长郭恒华坦言:“新三板挂牌后,我们可以在银行及时获得贷款,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去年我们在新三板定向增发融资6000万元,使得公司发展资金更加充裕。”

  政策扶持给力“放水养鱼”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政府给予真金白银的扶持。目前,赴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多数为盈利少、规模小的中小企业。为切实减轻企业挂牌成本,去年合肥创新性地提出了新三板成长板挂牌“借转补”扶持政策,由事后为主转向事前介入为主,由直补企业为主转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政策提高了政策奖励力度,每家拟挂牌企业最高申请补助金额从原先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另外也提前了申报兑现时间,拟挂牌企业在股改完成时即可申请借款,挂牌完成后借款即变为补助。该政策使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得以发挥放大,也优化了财政资金投入结构。据统计,2014年,我市共兑现新三板“借转补”补助资金共1350万元,惠及企业27家,其中15家已经成功挂牌。同时,各县(市)区、开发区也针对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工作出台了相关奖励政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合肥还多维度、多渠道挖掘资源,建立新三板挂牌后备资源库。建立新三板拟挂牌企业备案制度,对意向强烈、进展迅速的拟挂牌企业进行梯度化、动态化的备案管理,并将备案制度与奖励申报挂钩,保证优质企业优先进入、优先扶持。在此基础上,市金融办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邀请金融机构专家,前往重点培育的后备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进行一对一的联系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帮助企业查漏补缺,为企业健康发展给予指导,做好挂牌各项准备工作。(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风中的自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融媒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视融媒时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