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融媒书画 > 书画快讯
投稿

起底大学招生办:点招补录成权钱交易重灾区

2013-12-25 15:30:46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起底招生办:腐败空间远超想象

文/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 汤瑜

有这样的一个部门,每年到高考结束直到大学招生季,家长[微博]都对它趋之若鹜,它掌握着考生的生杀大权,每个读过大学的人都和它打过交道。它就是招生办。

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日前涉案数亿被调查,搅乱了大学招生的“一池春水”,引发了公众的腐败猜想,舆论矛头纷纷指向自主招生,认定这是高校腐败的又一个大漏斗。其实无论是高校还是地方,招生办的腐败空间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自主招生之外的招生腐败也一直都在上演。

河南省某高校负责招生工作的陈有国指出,考生录取过程中,点招、补录、调换专业同样是招生腐败的易发点,而这些环节都与招生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交2万“点招费”拿到录取通知书

点招,是指由高校点名招收、未上学校分数线的考生,但其分数一般过了省控线,如果能拿到高校的“点招”指标,依然可以被正常录取,点招进来的学生与正常录取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录取通知书也是相同时间寄到,学籍都是一样。

张怡就是一名典型的“点招生”。

张怡现在是武汉某学院的大一学生,她去年高考成绩是395分,而湖北省专科录取线是360分,学校的专科分数线是420分,结果她没有被直接录取。最后,交2万元“点招费”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她回忆,当时家人联系上省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询问愿不愿意交钱上点招,就会将其档案转入该校。对这种做法,张怡和家人虽说心里不踏实,但又不想放弃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最后家里把钱凑齐交了。

用张怡的话说,如果家人没有招生办这层关系,她就不可能有点招的机会,只能再复习一年。

曾负责过“点招”工作的陈有国告诉记者,各高校确定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本地区的最低录取线,这样就有一些上了最低线却被高校自定的分数线挡在门外的考生,也有少数因为报考时没有填好志愿而落榜的考生(但分数却达到了该校的录取线甚至高出很多)。这些考生若想上大学,就得交一笔“点招费”。

点招费去向:招生办 学校小金库

河南省某师范院校负责招生工作的林某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透露,点招其实就是学校的机动指标,一般为学校教授和省市部分领导干部子女预留的指标。即使考分没有达到相应高校录取线,如能获得点招指标,考生也可被统招录取。由于这部分对象每年都有指标,而他们不可能每年都有子女高考,所以部分指标就流向了市场,成为学校牟利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点招进来的学生与正常录取的学生没有任何差别,录取通知书也是相同时间寄到,学籍都是一样。这也是驱动不少考生选择“点招”的重要原因。

林某还指出,对于“点招”,如果地方招生办不转档案,高校“点招”就无法开展。也就是说,每“点招”一个考生,与当地的招生办不无瓜葛,因而“点招”越是严重的地方,当地的教育部门越是难辞其咎。

那么,点招指标如何分配?

“每年的点招指标,学校招生办是没有权力分配的。指标都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掌控,连学校分院的领导需要用指标,也要给校领导打报告,经同意后,才能拿到。学校一般教师就更难拿到这些指标了。”林某透露。

有了解内情的地方教育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无论是点招,还是“选择性计划”招生,关键在关系和钱。假如高校内有直接熟悉的领导,或者通过熟悉高层领导的关系去办理,一般花钱会少一点。而且,在正式投档前,就得落实指标,否则根本不可能“点”到。

目前,还没有法律来制止点招行为,但教育部明令禁止高校点招。

至于点招收费标准,林某表示,根据学校不同,录取批次不同,专业不同,价格也不同,相比几年前大部分学校2万多的收费,现在学校的收费已经翻倍,而且还在不断涨价。

而所有点招收费,也统一进入学校的小金库,作为学校在职员工的福利,也有的学校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利息等。具体支配由学校自己安排。

补录:多为“暗箱操作”

陈有国透露,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由于招生指标未完成、被录取考生放弃等原因,一些高校会通过补录完成招生计划。虽然补录也有最低分数限制,但由于信息不公开、监管不够严,成为权钱交易的另一个重灾区。

2007年高考后,甘肃考生黎某报考的第一批志愿为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和中国海洋大学[微博],但分数过了省重点线,没上国家重点线。

“我爸爸就联系了当地招生办主任,让他帮忙调剂一所学校。”黎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招生办主任调剂权力还是有的,他要看省内哪些学校没有招够,还有名额空缺,再根据我的高考分数,尽力调到一所好学校。”

当年,黎某被调剂到西北师范大学,但一个月后,他退学了。

虽然西北师范大学的补录名额作废,但在他看来,如果不是招生办主任帮忙,是不可能拿到补录名额的。

调换专业=花大价钱买好专业

除了点招、补录,高校调换专业也是招生腐败高发区,调换专业衍生成花钱“买”好专业。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于兴昌的众多受贿记录中,大部分皆与考试录取、调整专业有关,其第一笔受贿就来自于帮助一个学生调换专业收取了1万元钱。有高校学生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透露,调换专业早就涨价了,少则几万元,多则10余万元。

岳晓松2006年报考了湖北省一所综合大学的研究生,复试结束后,该校要确定公费研究生名额,他听上一届一个师兄说,只要给研究生院招办主任送1万元,三年学费就免了,而且还能拿到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岳晓松为此算了一笔账,一年学费8000元,三年就是24000元,如果拿出1万送礼,自己还能赚14000元,每月300元生活补助,三年也能拿10800元。于是,他通过关系找到招生办主任,不仅得到公费名额,还将专业从哲学换到了历史。“这叫一箭双雕。”他说。

20年前,招办主任可改档案

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曾在微信朋友圈询问,在他们眼中,招生办主任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有人表示,所有生源都要经过招生办,权力肯定不用质疑。当然,关系是可以找的,但要很铁的关系才行。招生办主任只要肯帮你,就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你能否让他愿意帮你,就看你的公关能力了!

说起招生办主任的权力,曾在高中任教的唐某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表示,20多年前,地方招生办主任甚至可以为考生涂改档案。唐某干了多年的育人工作,至今让他津津乐道的却是,在他的帮助下,侄女顺利进入大学。

1990年,唐先生还是河南省某县高中物理教师,当年他侄女报考了河南省一所专科学校英语专业,成绩差3分,他找到了当地高招办副主任,此人曾是他教过的一名学生。“那时操作非常容易,考生的纸质档案不用输入电脑,只要他愿意帮忙,就能办成。”唐某说,该招办副主任帮他侄女修改了档案,并把原来的专科志愿换成河南省一所本科院校。他侄女顺利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所军校教英语。

在唐某看来,即使现在说起这事,他仍觉得不可思议。他补充道,每年都有通过老乡或亲戚关系找到该招办副主任的,一个县,一年差不多能多走100多个学生。

相对于20年前,如今招生办主任在高招过程中的“权力”要小了一些,依据程序操作的责任却更重大了。

“这些年高考录取不断变化,考生档案要输入电脑,地方招生办主任想随意操作也没那么容易了”,唐某说。

“高校内部招生录取的主要权力在招办。”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院长杨东平[微博]表示,目前高招是大批量集中录取,此外还存在操作主观性较强的特长生、自主招生环节,在他看来,这些环节往往滋生高考腐败,而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涉案数亿元接受调查就是其中的最新案例。

自主招生的黑洞

中国高校自主招生于2003年正式启动。10年来,自主招生始终伴随着各种质疑的声音。缺乏有效监督的自主招生是否公平?是否会导致腐败?这样的问题即便在今天看来已经显而易见,但基于自主招生最初的本意,及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特殊要求,这样的问题似乎依旧无解。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多位人大教师和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蔡荣生和人大在招生上的“黑幕”早有耳闻,所以看到他或因招生问题被调查的消息并不惊讶,在蔡荣生被纪检部门调查消息曝光前,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就发表博客称,“两年多前我就认定,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肯定会出问题。”

“100万上人大,大家都听说过。”一位参加过人大艺术特长生考试的学生则说,跟清华[微博]等其他学校不同,人大艺术生的考试评委和考生之间是不拉帘子隔开的,也就是说,评委和考生互相都能看见,“很容易有猫腻”,所以开学艺术团训练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艺术生其实水平很差,就会吼他们,“你们都是交了多少钱进来的?”

人们常说高考改变命运,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自主招生,决定考生命运已不再仅仅是一张试卷了,而是有很多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参与进来后,往往不是自己能决定了,,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一丝忧虑和疑问。也许绝大多数被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的考生都是名副其实的,但是,招生办如此大的腐败空间,难免有人浑水摸鱼。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招生办)校长柯炳生曾炮轰自主招生,他称,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有门槛的,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门槛,是只有某些学生才能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这与高考不同——高考是向所有人开放的。无形的门槛,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远途旅行,到自主招生的学校参加考试。面试环节的问题也同样,按照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是只让很少的人进入面试,对于那些没有参加面试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如果让很多人参加面试,那将是无法操作的。”

他认为,国外大学在国家统考基础上行使自主权且运行良好,这种做法在我国却难以照搬。除了国外大学有高淘汰机制外,原因还包括国外的高中成绩单和专家推荐信的可信度比较高,人情因素在招生中起的作用很小,很少有家长为子女上大学的事,整天找校长和院长。

一位参加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介绍,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例如,超长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学科竞赛获奖等。但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往往很难量化,尤其是在面试环节,考官的主观判断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很大,一些对外在形象上有所要求的专业,也无法做到将评委与考生之间拉帘隔开,腐败因素很容易产生。(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融媒时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中视融媒时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