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藏馆,一阵香樟木的味道淡淡飘出,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保存着古籍特藏15000余册(9297册为1949年以前),善本200余册,所藏古籍文献类目遍及经、史、子、集、丛各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们手捧泛黄的书页,一页页研读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录入,对于已经糟朽的书籍,也一并进行着“修旧如旧”的工作。
修复,让古籍焕发生机
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张长长的书桌上,摆着各种修复古籍时所用的工具,裱板、压书机、毛笔、棕刷、启子、针锥、马蹄刀、排笔、剪刀、喷壶、镊子、尺子、竹刮、线、糨糊碗、敲锤、压书石、裁纸板、砑石等,赵一鑫正在一旁专注修复古籍。2012年,一次古籍修复培训名额,让她在工作中接触到古籍修复技艺,深受吸引,随后她又报名参加了初级、中级、高级的古籍修复培训,工作中她开始亲自实践,渐渐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
作为一名管理员,赵一鑫每日整理这些古籍,并利用大量时间修复它们,从出库登记、查看记录破损情况、拍照、建立修复档案、提案、拆书、清理或者清洗脱酸、配纸、染色、修复、喷平、干燥、裁剪、核对书页、敲平、压实、再修剪、依原样整理装订、再到完善修复记录,这数十道工序,赵一鑫已熟记于心。根据损坏程度,一本古籍的修复时间少则几周,多则一年,每一步都要谨慎,不能出错。她说:“每当开始修复工作时,我都需要静下心来。修复过程中,通过古籍我仿佛能与古人隔空对话。古籍是中国古代人智慧结晶,修书,实际上是在延续文化,因为这个书的底蕴非常深厚,所以我们能够把破损的书修好,再传下去,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记者拿起赵一鑫手中刚刚修复好的《五华纂订孟子大全》,薄如蝉翼的宣纸让读者不敢轻举妄动,泛黄的纸上印刷着漂亮的文字,若不仔细观看,新旧纸张衔接处似乎无可辨认。她介绍道,只有修复好的古籍才能让大家再次进行阅读或是展陈、数字化等等,但从本质上来讲,它其实是为了让古籍自身的寿命能够得到延长,为后人保留更多的文化遗产。你们看到的这些工具大多是传统的修复工具,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修复程序、精度的要求,出现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修复工具,比如多功能修复台、切纸机、pH测试仪、纸浆修补机等等。古籍修复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涵盖了美术、化学、文史类,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
想要“修旧如旧”,就要仔细研究书籍中的用纸,修复古籍所用纸张非常难找,薄厚、颜色都要注意,而纸张只是修复工作的基础。复原装订时,用浆糊还有技巧,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都在这张纸上。同样薄厚的纸,所用的浆糊都不见得一样,因为它这纸的年代不一样,如果是老纸,纸基本为手工抄造,民国文献因为造纸工艺的革新 多为机械木浆,酸度较高,所以每种文献的纸不一样,在修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配纸。修复古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书平口正,栏齐线直。
赵一鑫努力讲解着她所熟悉的修复过程,但仔细想想,每一个步骤都难度颇大。就这样,她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这些年里,她从学习到亲自修复,成功完成了近500叶的古籍修复工作。
保存,让古籍历久弥新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收藏古籍以清刻本、民国影印本和石印本为主,现收藏最早的古籍为明末汲古阁刻本梁代萧统编纂《文选》60卷。清代翻刻(明)胡正言辑的饾版套印本《十竹斋画谱》。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套1500册。2015年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共完成7999册古籍普查。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自治区收藏的线装书少,出版的就更少,而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收藏的内蒙古地区刊刻、出版的线装图书多达10余种。其中多为民国年间绥远纯一善社出版之作,有刻本也有石印本。除纯一善社之外,刊刻出版者还有绥远清华南纸店、绥远广济石印局等。这批原绥远地区出版的线装书无形中见证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历程。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介绍,我馆现存藏汉文古籍303种 2808 册;少数民族古籍40种136册;民国线装书720种5191册。设立有独立的书库,善本古籍配有保险柜、普通古籍配有密集书架、有空调系统、监控系统、水灾火灾报警系统、防虫防鼠措施,以及专门购置的香樟木书架。通常来讲,全国各个馆藏的古籍数量很难有所增加,而我馆2019年接收了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移交的古籍145件1162册,其中《静惕堂尺牍》国内存藏较少,比较珍贵;新增近50册满文古籍,丰富了古籍存藏种类。古籍修复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且古籍数字化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我们正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研读,让古籍“活”起来
研读古籍,才能让书中的冷门绝学走出来,才能让古籍“活”起来。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人类的桥梁和纽带,有义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古籍进行复古修复、翻拍复制、数字化复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保护行动,也是提高全民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爱护和珍视则是这项工作的根本。
内蒙古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号上就连续推出了“解锁尘封的记忆,聆听古籍的声音”的系列专题,目前已有49期,每一期都用视频解说、文字配图的形式,展示一本弥足珍贵的古籍。
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冯丽丽的介绍下,我们也来细细研读一下国内都较为珍贵的古籍《静惕堂尺牍》。该书为明清知名文人、学者曹溶之信札。曹溶(1613—1685),字秋岳,一生著述极富,清代学者视曹溶为浙西文坛领袖,“清词三大家”之一。该书收录了曹溶与清朝众多著名学者、文人的尺牍662通,涉及人物约180人。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蕴含作者经历、交游、思想等丰富内容的史料宝库。另外,该书中有大量铲板产生的墨钉,除几处因错字而铲板外,其余铲板集中在人名上,此现象较为少见。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何砺砻表示,古籍的种类多种多样,就比如这本《罗氏族谱》,若能考证其中所涉知名人物,那它的研究价值自然升级。此外,判断一本古籍的珍贵程度,还可以从书籍的题序、牌记、字体、纸张、印章、落款、避讳字等等细节进行判断。因为古人讲究避讳使用与当朝皇帝名讳一致的文字,会采用缺笔、同义字、近义字替代,有时可能避讳三朝皇帝,从这些细节也可判断这本书印刷时的大概时间段。此外,古代也有许多藏书家,他们会在所收藏的比较特殊和难得的书籍上留下印记。就如《静惕堂尺牍》内封、序前、目录前、卷端皆有钤印,有“揖峰亭”“恭俭谦约”“安乐堂藏书记”“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居易堂”“深根宁极”“子重”“颂臣”等。其中,“安乐堂”为清圣祖玄烨第十三子,第一代怡亲王胤祥室名,“明善堂”为第二代怡亲王弘晓藏书处。怡府藏书属清朝宗室藏书大家,传承长达百年之久,其藏书多世所罕见之本,由此亦见该藏本版本之珍贵。
何砺砻介绍,图文并茂的书籍大多属于古时候的启蒙读物,图片生动易懂,很适合作为教材使用。比如这本《钦定书经图说》就是清代学者奉慈禧太后旨意,将儒家经典《尚书》整理而成,此书为大臣为慈禧和光绪皇帝讲解《尚书》的讲义,被称为清代皇家印书之绝唱。又比如这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书》,就是光绪年间,澄衷蒙学堂自己编写印制的教学书籍,被后世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经典奇书。
古籍的种类太多了,每一本都需要仔细研读才能深入了解它们背后所藏玄机与奥秘,通过努力修复和数字化呈现,我们的古籍一定会兼容“文物性”与“文献性”,让古籍可“藏”也可用。(文稿编辑:李蒙)